同心连枝借智借力在地化组建发展智囊团
发布:最新更新 字号:正常 中 大 阅读:发布日期:2023-07-05 07:01
近年來,旌陽區一直依照「大團結大聯合」統戰作業要求,充分發揮社會各界人士聯絡廣泛、人才薈萃、智力密布的優勢,凝聚統戰智慧力氣,不斷助推村莊復興提質增效。

同心同向,共謀共舉,最大化繪就開展「同心圓」。

把村莊復興與立異基層統一戰線作業方法有機交融,抓好力氣整合。一是強引領。發揮黨組織「一核引領」效果,建立由鎮(大街)黨委(黨工委)統一領導、相關部分密切配合、社區書記作為榜首責任人的社區統戰作業聯絡站,指定1名班子成員為統戰聯絡員,積極調集有利要素,把黨外代表人士凝聚在黨組織周圍。二是建系統。打造院士專家作業站、旌陽非遺館、民謠小院、植染基地、美育工坊、成慕雲傳統文化體會館等渠道20余個,突出專家引路,很多引進「四新人士」(新農人、新鄉賢、新演員、新移民)入駐,為復興開展供給「源頭活水」。三是育人才。打造「職教書記作業室」,開設「興鄉講堂」,依托職教下鄉、能人興鄉「兩鄉計劃」,經過專業隊伍、訂製課程、項目實踐,在種養殖技術、村莊電商、村莊旅遊等方面定向培養人才,打造村莊復興「主力軍」。
同心連枝,借智借力,在地化組建開展「智囊團」。
探究眾創、賦能、同享新形式,抓好聯絡服務,讓黨外人士在村莊復興戰場大展其長。一是聚眾智。促進國家梨工業技術系統首席科學家張紹鈴、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總農藝師高祥照等18位教授、專家入駐院士專家站,建成試驗田800畝,示範區10個,培養新品種52個。二是集資源。引進村莊設計師、種養殖能人、非遺傳承人、村莊音樂人等「四新人士」100余名,回引返鄉創業者30余名,有用完成「飛雁」變「歸雁」。三是匯力氣。交融7個民主黨派基層組織、3個統戰集體和300余名「四新人士」,積極融入區委、區政府「一體兩翼,三區三環,N村實踐」開展格式,匯聚起新時代美麗村莊建設的強大合力。
同心共建,聚能聚勢,質量化打造開展「樣板間」。
在廣泛建立統一戰線的良好基礎上,抓好特色開展,打造人才聚合新高地。一是融工業。深化發掘、活化在地文化資源,構建「農+文+旅+體+商」五產交融開展形式,完成農旅交融、城鄉一體。「紅光印象」農業主題公園建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,被省委、省政府表彰為2019年度實施村莊復興戰略作業示範村;高槐村以數字農業為抓手,置入文創、同享農場等新業態,成功創建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。二是優管理。構建「黨組織+社會組織+物業公司」的多元管理格式,完善村規民約,實行典型引領、村民自治、企業商家參加三治交融,激起大眾參加,同享開展成果。三是創品牌。探究實行「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」形式,推進優質果蔬種植、村莊旅遊、休閑農業、村莊電商等工業開展,結構多元化業態空間,形成農創、文創雙創互動,每年定期舉行采摘節、文創嘉年華、大地露營節、大學生村莊音樂節等品牌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