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依托科学管理连年持续增收
发布:最新更新 字号:正常 中 大 阅读:发布日期:2023-10-19 18:33
近期,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、柏隆鎮等地的甘蔗迎來豐盈季,兩米多高的甘蔗根根垂直,粗大健壯挺立。當地農人開展特征栽培,依托科學管理,連年繼續增收,走上了「甜美」致富路。

走進黃許鎮宏山村6組,大片的甘蔗林在秋日裏煥發著生氣勃勃。蔗農袁升艾告知記者,他家的甘蔗根本現已老練,甘蔗粗大健壯勻稱,滋味清甜,每到甘蔗老練時,都會吸引不少老顧客前來。「每年甘蔗老練,我都會在這裏來買甘蔗,這個甘蔗皮薄,汁多又甜。」顧客黃關勝說。

宏山村的甘蔗林甘蔗作為一種農作物,經濟效益是比較可觀的。袁升艾簡略算了一筆賬,甘蔗畝產可達8000余斤,每斤甘蔗收購價在1.3元至1.5元,最高達2元,除去蔗苗、肥料、人工等本錢,每畝甘蔗的收入可達上萬元。
開展特征農業栽培,不錯的收益讓蔗農嘗到了「甜頭」。在柏隆鎮隆興橋村,蔗農謝玉全每年都會依據氣候和土壤條件擇優引進種類,不斷進步甘蔗的產值和質量。
蔗農謝玉全承受采訪「本年我引進了新種類廣西脆皮甘蔗,又脆又泡又甜,質量好,產值也高。」蔗農謝玉全說。
本年,蔗農謝玉全共栽培了4畝甘蔗,主要是廣西的青脆皮和白玉脆甘蔗、雲南的青皮和黃皮甘蔗4個種類,方案於10月底正式上市,目前的訂單現已達到了10000斤。「本年的新種類畝產可以達到8000斤左右,總的收入大約30000元。」謝玉全說。
近年來,旌陽區活躍鼓勵農戶開展特征農業栽培,甘蔗、桑葚、百香果、獼猴桃、柑橘等越來越多的特征栽培落地生根,一起通過優化栽培結構、技術改進、種類引進等,不斷進步農產質量量,有用拓展農人增收途徑。
旌陽區農業村莊局農技站副站長、高級農藝師吳誌廣表示,下一步,旌陽區將不斷整合特征農業資源,活躍引導村民開展特征栽培,延伸產業鏈,進步農業附加值,帶動農人繼續增收,為全面推進村莊復興增動力、添生機。